你看看,这是3月19号的发电情况,一天120度电,这个项目是去年并网的,我们当地补贴后的电价是1.05元每度电,这就是126块钱呢。
以上是除户用之外的两种项目,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不是分类及各种分类的容量,而是对于上网电量的要求。鉴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在电价补贴、市场交易等各方面都好于普通光伏电站,被踢出分布式光伏阵营的小型光伏电站的收益将因此大幅下降。
2017年近20GW的装机就是明证。首先可以从定义发现,《办法》对分布式光伏项目提出了自发自用、就近利用等要求,这也是国家一贯以来对分布式提出的就近消纳的要求。总体来说,以6兆瓦为分界线分为了小型光伏发电设施和小型分布式电站两类。小型分布式电站应采用全部自用的运营模式。众所周知,在之前的政策里,分布式电站既可以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也可以选择全额上网模式。
包括在居民固定建筑物、构建物及附属场所自建的不超过50千瓦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在固定建筑物、构建物及附属场所安装的不超过6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也就是说,除户用项目之外,其他的分布式项目从现在开始都有了电量自用比例的要求。这无疑是不利于光伏扶贫项目的长久发展的,同样也不利于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
甚至,如果企业是负债参与投资,那它所获取的利益还需要再加上支付贷款及利息的部分,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其占据的光伏扶贫收益。此外,《办法》还明确要求:要运用市场化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参与光伏扶贫电站投资,企业必然会拥有电站的产权,而不仅获得订单,还能取得产权,对这些光伏企业来说,简直是脱贫致富、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而事实上,由于光伏扶贫电站大部分为村级电站,规模较小,所需投资也不大,对光伏扶贫电站的主要资金来源,即各级财政资金以及东西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捐赠资金来说,只要不盲目扩大电站规模,是完全有能力负担得起电站建设的。
这意味着,光伏扶贫电站将彻底不再是光伏企业的扶贫电站。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的分配问题,使得电站的受益人真真正正只能是当地的贫困群众。
因此,一旦企业参与投资,就完全是在侵占贫困户的利益。针对第二点疑惑,主要是因为企业一旦参与光伏扶贫电站的投资,那它必然需要从中获取收益。这就极易造成光伏扶贫电站成为某些光伏企业的扶贫电站,它们以较低的价格中标,建成的项目光电转换率可能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通过建设这种电站,这些企业却可以活下去,甚至活的很滋润。而且,企业贷款参与投资,完全可以说是在借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鸡,下增加企业资产的蛋。
因此,国家能源局于日前发布的《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就要求,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主要设备应采用国家资质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鼓励采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先进技术。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受到大众关注:一、电站的技术水平如何?会不会有中标企业建设电站使用的是落后的技术;二、是否有企业参与投资,这些企业的投资收益如何保障,电站的收益能否真的全部归属贫困群众? 对第一点疑惑来说,此前,光伏扶贫电站和代表我国光伏最高技术水平要求的领跑者计划不同,国家对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有严格技术标准,但对于光伏扶贫项目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却尚不完善。可以说,企业参与投资光伏扶贫电站,不仅会占据部分本属于贫困户的利益,还会留下产权不清的问题。自光伏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高潮。
这就在制度上保证了光伏扶贫电站技术的先进性,保障了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时间而且,企业贷款参与投资,完全可以说是在借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鸡,下增加企业资产的蛋。
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的分配问题,使得电站的受益人真真正正只能是当地的贫困群众。甚至,如果企业是负债参与投资,那它所获取的利益还需要再加上支付贷款及利息的部分,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其占据的光伏扶贫收益。
这就极易造成光伏扶贫电站成为某些光伏企业的扶贫电站,它们以较低的价格中标,建成的项目光电转换率可能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通过建设这种电站,这些企业却可以活下去,甚至活的很滋润。因此,一旦企业参与投资,就完全是在侵占贫困户的利益。针对第二点疑惑,主要是因为企业一旦参与光伏扶贫电站的投资,那它必然需要从中获取收益。这意味着,光伏扶贫电站将彻底不再是光伏企业的扶贫电站。因此,国家能源局于日前发布的《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就要求,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主要设备应采用国家资质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鼓励采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先进技术。而事实上,由于光伏扶贫电站大部分为村级电站,规模较小,所需投资也不大,对光伏扶贫电站的主要资金来源,即各级财政资金以及东西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捐赠资金来说,只要不盲目扩大电站规模,是完全有能力负担得起电站建设的。
而且,就光伏扶贫项目来说,在技术先进和成本低廉之间,可能更偏向于选择成本低廉。这就在制度上保证了光伏扶贫电站技术的先进性,保障了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时间。
这无疑是不利于光伏扶贫项目的长久发展的,同样也不利于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因此,最近发布的《办法》就要求,光伏扶贫电站不得负债建设,企业不得投资入股。
可以说,企业参与投资光伏扶贫电站,不仅会占据部分本属于贫困户的利益,还会留下产权不清的问题。此外,《办法》还明确要求:要运用市场化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参与光伏扶贫电站投资,企业必然会拥有电站的产权,而不仅获得订单,还能取得产权,对这些光伏企业来说,简直是脱贫致富、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受到大众关注:一、电站的技术水平如何?会不会有中标企业建设电站使用的是落后的技术;二、是否有企业参与投资,这些企业的投资收益如何保障,电站的收益能否真的全部归属贫困群众? 对第一点疑惑来说,此前,光伏扶贫电站和代表我国光伏最高技术水平要求的领跑者计划不同,国家对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有严格技术标准,但对于光伏扶贫项目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却尚不完善。自光伏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高潮不同省份,针对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大工业用户,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粗略计算可给与的最大折扣值如下图所示:针对各个电压等级一般工商业用户允许折扣△针对各个电压等级大工业用户允许折扣△可以看出,拥有分布式电源背景的售电公司,与传统售电公司相比具有极强的价格优势,是一般工商业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参与者。
三、试点项目工作及建议1.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全景图2.试点项目可能面临的挑战针对试点项目,目前技术和模式均不存在大的问题,最大的挑战在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实操性以及利益主体博弈导致政策落地难;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虽然涉及领域不大,但遇到的挑战是贯穿此轮电力体制改革各个环节的普遍性问题。以下内容摘自远光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研究报告,一起来了解下~ 一、政策背景及要点1.发展现状历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017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同比增长360%,占光伏年新增装机的40%,实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2791万千瓦,占比22.5%;2018年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分布式光伏补贴下降为0.37元/度,户用光伏扶贫项目补贴不变。
以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在不同模式下的收益电价△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以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价收益相对于余电上网收益大幅增加14%30%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在不同模式下的收益电价△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价收益相对于余电上网收益增加7%17%以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相对于模式3的收益电价增长情况△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相对于模式3的收益电价增长情况△结论一:按照案例假设模式5所有用户折扣价均为10%,则对于以一般工商业为客户的项目,模式5要优于模式6;对于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模式6要优于模式5,如以上两图所示。结论二:进一步做模式5下项目收益电价对折扣幅度的敏感性分析,粗略计算得到,针对以一般工商业为客户的项目,折扣最大幅度在24%左右;针对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折扣最大幅度仅为4%左右。
2.分布式发电市场交易案例解析项目假设: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为10MW,并网电压等级为35KV用户假设:电力消纳用户均为满足准入条件的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大工业用户,覆盖各个电压等级电价假设:市场化交易中签约电价、综合销售电价分别为目录电价的10%折扣价和110千伏目录电价(保守)基础电价数据:华东六省市燃煤标杆电价(元/千瓦时)△华东六省市不同电压等级输配电价(元/千瓦时)△华东六省市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元/千瓦时)△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模式,相当于解除了分布式光伏余电只能按照燃煤标杆电价进行并网的限制,在降低国家补贴的同时大幅改善分布式光伏项目经济性。3.相关建议对于售电公司来说,作为潜在分布式电源投资商,成功进行项目投资的关键是在试点区域内掌握土地/屋顶资源和客户资源,由原来的跑电源、跑客户升级为圈地/屋顶、圈客户。
3.小结: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项目经济性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当地省份的价格体系和电价折扣,过网费和度电补贴变化的影响较小。两者的类似之处如下:1、电源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2、电价由双方协商确定3、电力交易以年度交易为主4、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机构承担电力电量平衡和偏差电量调整现阶段,售电公司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只能通过投资分布式光伏/风电形式参与,且面对不同用户独立开展交易,与购售电交易难以有协同效应;但由于分布式发电交易采用绝对价格交易,国家补贴到位较快,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现金流,并为未来探索发售一体模式奠定基础。因此,分布式发电直接交易对象应以一般工商业为主,若周边只有大工业用户,则选择模式6(电网代理)则是最佳选择。最近,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政策密集下发,对于售电公司来说这也是开辟新战场的好时机,远光能源互联网为有意向参与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企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试点申报咨询等服务。
2.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重要意义3.政策支撑体系2017年3月《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2017年11月《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2017年12月能源局就《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答问2018年1月《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补充通知》4.售电公司如何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通过分析2018年3月广东省发布《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规则大纲(征求意见稿)》,我们可以看出:分布式发电交易从形式上更类似于之前的大用户直供电模式。二、交易模式对比分析1.交易模式对比分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以试点形式开展,试点初期,传统模式和市场化交易模式将并行存在
二、交易模式对比分析1.交易模式对比分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以试点形式开展,试点初期,传统模式和市场化交易模式将并行存在。不同省份,针对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大工业用户,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粗略计算可给与的最大折扣值如下图所示:针对各个电压等级一般工商业用户允许折扣△针对各个电压等级大工业用户允许折扣△可以看出,拥有分布式电源背景的售电公司,与传统售电公司相比具有极强的价格优势,是一般工商业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参与者。
以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在不同模式下的收益电价△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以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价收益相对于余电上网收益大幅增加14%30%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在不同模式下的收益电价△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价收益相对于余电上网收益增加7%17%以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相对于模式3的收益电价增长情况△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相对于模式3的收益电价增长情况△结论一:按照案例假设模式5所有用户折扣价均为10%,则对于以一般工商业为客户的项目,模式5要优于模式6;对于以大工业电力用户为目标客户的项目模式6要优于模式5,如以上两图所示。3.小结: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项目经济性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当地省份的价格体系和电价折扣,过网费和度电补贴变化的影响较小。